每年4月中旬—7月底是林麝的产仔期。每胎可产1—3只仔,多为“双胞胎”。最近,凤县的林麝养殖户们纷纷迎来了家庭新成员“林麝宝宝”,幼崽的到来,也为养殖户们带来了一年的“好收成”。“国安寺村集体经济养林麝30头,现目前为止下了7头,预计再下8头,光幼崽全年预计经济收入在30万元左右。”凤州镇国安寺村党支部书记陈国涛高兴地说。
据统计,今年截至目前,全县新增林麝幼麝已达9600余只,全县养殖林麝超4万只。近年来,凤县大力推广“公司+村集体+村民+职工”的四方林麝合作模式、“共享麝区”托管模式,让林麝在群众致富路上“安家”。 现如今,按照“一心三区一带”的总体布局,凤县以人工繁育产业为主导,先后配套了颗粒饲料加工、林麝医院、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森林康养、生态观光等产业链条,力促多业态融合发展。
“你看这个豆角多好,又壮又胖又繁,结得多好。”长滩坝蔬菜种植基地的黄芹一遍干活一边高兴地给记者展示长势喜人的豆角。时下,正值豆角成熟的采收旺季,在黄牛铺长滩坝蔬菜种植基地里,工人们们正忙着采摘、装袋、转运,干劲十足。“现在豆角在陆续上市,一天大概在1500斤左右,价钱在每斤1元左右,价钱基本上还可以,西葫芦也陆续上市,菜花和甘蓝已经都卖完了,明天准备栽茄子。”王小芹说道。
众所周知,凤县位于秦岭腹地,生产出来的蔬菜水分充足、口感好,以绿色、健康、安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为不断优化蔬菜种植结构,我县根据各镇实际结合市场需求引进种植甘蓝、娃娃菜、西葫芦、架豆、羊肚菌等蔬菜品种,据统计,上半年全县种植高山冷凉蔬菜7万亩,产量9310吨。
近年来,凤县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通过优结构、扬特色、扩规模、育主体、强机制等措施,大力发展林麝、花椒、苹果、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上半年,全县食用菌产量710万袋;苹果老园改造4440亩,种植面积稳定在5.6万亩;中蜂饲养量9.6万箱,花椒存留面积达7.3万余亩,预计今年产花椒4800 吨左右.......
产业兴则村兴,产业富则民富。据凤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云轩介绍,下半年,县农业局将继续结合《凤县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持续推进“特色农业倍增”工作,积极优化产业布局,探索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完善产业链条,做好“土特产”文章,为乡村振兴助力赋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