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凤岭之旅
□杜敏
我常常回忆起几年前的一次旅行。我们一行十几人从凤州古城登凤岭向三岔镇的心红峡目的地进发,只用一天徒步穿行了凤县境内的连云栈道。
走前翻阅了县志,了解了一些栈道的有关知识。我县境内有大散关南坡的故道遗址、凤州南的连云栈道、南星镇连云寺的古陈仓栈道等多处,而最有名的就是连云栈道。栈道在山林中蜿蜒,山中云雾缭绕,行人方佛置身云端,故名连云栈道。它开辟于北魏时期,唐朝被战争所毁,元朝时重新成为官驿道,成为元、明、清三朝通往西南的重要通道。到1936年宝汉公路通车后,这条栈道便成了历史的记载,被世人遗忘于荒野之中。
拂去70多年的岁月沧桑,当我们要走近它时,心情急切而激动,古栈道还能找着吗?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伴着诸多疑问上山了。
山路两边零散着几户农家,门前桃花正艳,路边迎春怒放,一派田园风光,让人不由想起陶渊明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诗句来。渐渐不闻了狗叫声,路越走越陡,林越来越密。在向导的带领下,靠着隐约的路基和路边的石刻、石碑,走过一段密林和杂草掩埋的路段,清晰的古道遗迹又出现了,这段20多米由一条一条的青石铺成的栈道,路面十分平整,完整再现了当年的原貌。走过青石路,道路一会陡峭,一会舒缓,在密林中我们前行10多里,眼前突然开阔,碧绿的草坪上盛开着各色不知名的野花,好像一个天然花园,这就到了当年最繁华的烟囱沟了。据说过去的官差、商贩、行旅,到此都要休憩或住宿,所以这里路两边旧房的房基排列得整齐而拥挤,时而还会发现一扇倒在山溪旁的磨盘,一个石头箍起的泉眼,一截栓马的木桩,处处展示着昔日的热闹。喧闹在岁月流逝中渐渐沉寂,当年驮队粗重的喘息声、叮叮铛铛的马铃声和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都已在偏僻的山野中归于宁静,多少过往行人步履匆匆从这里走进了尘封的历史。古栈道上的烟囱沟,静静地做着一个永远不再醒的梦。
在烟囱沟,我们吃饭休整。山风吹得树木哗哗作响,身上的汗很快吹干了,大家便继续前行。山行10多里,抬头望去,前面两座巨石好像把门的将军,只留出窄窄的一条通道,真是一处绝佳的险关,这就是著名的南天门。过去,这里有驻军把守,过往需要证件,这也是此段路最高处,留有一处 “声闻帝座” 的摩崖石刻,还立着几块同治年间的石碑,碑文清晰可辨。
穿过南天门,眼前视野开阔起来。下午5点多,我们到达了三岔镇的心红铺,欣赏了几处摩崖石刻。古人的情怀和书法在山石上定格成永恒,让后人在欣赏之余生出几许感慨。
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年,但神秘的访古探幽,揭开面纱后的满足喜悦,让我至今无法忘记。如果有机会,大家也应该去走走,走进那段活生生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