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供应看凤县
□ 张嘉寅
“文革”还没有开始,我就参加了工作,被分配到了一个门上写着“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八个大字的商业单位,后来又被调到其他部门工作。几十年来,我目睹了一个小县城改革开放前后商品供应的巨大变化。
那时,凭票证供应成了一种“特色”。“文革”开始后,商品供应就一年比一年紧缺,凡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大都实行了凭票、凭证供应,而且供应标准十分低。当时在粮、油、棉、布凭证供应的先导下,又增加了只有“商品粮”人口才能享受的肉、蛋、肥皂、洗衣粉、糖、烟、酒、豆腐、粉条、烤火煤等票证,甚至连煤油、火柴也纳入了凭票供应的范围。居民家中的票证多得连自己都搞不清了。
排队买商品人们已经司空见惯,街道上经常可以见到排得不见头尾的长队,有一次,我在一个以往没有排过队的地方,发现一个拐了几道弯的长队。于是,我连看都顾不得看也排在队伍的后边,心想肯定是卖紧张商品。结果排到跟前,原来是卖每人一次只能买两包的粗糙卫生纸。我一个小伙子,见此情景,只好扫兴地悄悄离开。提起排队,县城还发生过一次惨景,七十年代中期的一个春节前,食品公司的大肉供应处前,每天都有大批拿着票而买不着肉的群众。年节临近,公司只好加班安排了一次晚间供应,一位居民为了排个早队,晚饭后便往食品门市部赶,结果走到一座楼房下,被大风从楼顶刮下来的宣传牌砸在头上,失去了生命,成为当时最悲惨的事情。
批条子,走后门成了一部分人的特权。八十年代前,由于商品的极度匮乏,大到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小到米面肉、烟酒糖,副食品都是批条子的范畴。凡是掌握着紧俏商品的负责人可谓权利不小,他们走到街上比县长还神气。消费者也形成了等级,当时流行着“一等人送上门,二等人走后门,三等人没有门。”我曾被抽调到商业局企业整顿工作组,进驻一个商店,有一天副食组柜台前来了一位比女营业员年龄还大的农村妇女,诉说自己的孩子小,没奶吃,给娃喂的是面糊糊,想让营业员开恩买点白糖,当时营业员倒也是坚持原则,说糖是凭票供应的,你没票不能卖,农村妇女无奈地离开了,但还在不远处徘徊。过了一会,一个小孩走近营业员,叫了一声姨,营业员笑着赶紧给小孩秤了一包糖,那位妇女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也凑前来把营业员叫了一声姨,要买白糖,场面非常尴尬。还有一个真实的笑话,那个年代大肉供应十分紧张,更不要说猪头猪下水了。一个春节前,供应单位为了解决有关部门领导的后顾之忧,提前就留了些猪头,并用纸条写上各领导的姓名,贴在猪头上,而工作人员都习惯地说已经秤了某某领导的头。
回首过去,酸楚、尴尬、扫兴、啼笑都有,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还是这个小县城,但房子多了、楼高了、路平了、街靓了、天蓝了、水绿了,超市、商场、摊位鳞次栉比,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商家的促销活动此起彼伏,促销手段五花八门,小商小贩们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市场一片繁荣,人们再也无需排长队、找关系、批条子了。
三十年来商品供应日益丰富,见证着城乡差别在无声的缩小,人格在无声地迈向平等,改革开放的魅力不由人不叹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