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县的桥
□杨树济
俊秀美丽的凤县因一江清流穿县而过凭添了几多灵气。然而,过去因财力、物力、技术等原因,全县少有跨水之桥。无桥给人带来许多烦恼,无桥给人带来许多烦恼,无桥出现过许多悲痛凄惨不堪回首的往事。
1954年,因成分不好,大哥戴上了分子帽子,按期要给农会主任交汇报材料。当时雨注不停,汇报期到了。大哥忙于全家人的生计,把我背过洪水暴涨的嘉陵江对岸,便返回去了。
我沿河岸泥泞小路,溯河逆行了十里,到了苦陀庄农会主任家,代大哥交了汇报书。
回到渡河处,河水暴涨得已不能涉渡了。大哥在河的彼岸,向我呐喊,挥手示意。听不清他呼喊的是什么,只是明白了他的意思。我便冒着大雨,一步一跌倒,向堡子山上爬去。
雨下了四十多日,心急如焚,多么希望有座跨水大桥,把我渡到河的彼岸。
1958年夏季,我的两个堂兄嫂,带着孩子从堡子山下到河坝,挽起裤子渡河涉水,陡然上游洪水涌来,五人全被洪水卷去。长嫂被冲到了铧厂水边,几天后在灵官峡沙滩才找到了二嫂尸体。几个孩子没踪没影。
我沉痛哀思,曾给我不厌其烦做了四十多天饭,使我安全回归的两位嫂嫂就这样去了,永远回不到她们的土窑了,凡是听到这一不幸消息的人,无不潸然泪下。
桥,对于人的生命、生产、生活太重要了。
“七十二道脚不干”,这是凤县人在出行中,频频挽起裤子涉水渡河的一句口头语。如果遇到降雨水涨,也只能死蜂守巢,就谈不上出门行路了。交通不便,给人造成了贫困潦倒,难以生存的境遇。
在过去,凤县只有一座桥,这是跨越嘉陵江贯通县城南北的唯一一座桥。1949年,国民党逃离双石铺时,将桥炸毁。解放后,得到修复。1981年洪水将桥摧毁,但很快修复。这座桥,虽然安全渡过了千千万万行人和车辆,但是,县境内绵延几十公里的嘉陵江畔还有许许多多的群众依然要趟河而过,期待着享受桥的便捷。
双唐公路筑成,铧厂和老街被桥贯通,铧厂到柏家坪桥梁飞渡,东岭大桥通车,横架在全县河流上的各式各样的铁桥、水泥桥、吊桥一一现身,随时随地守候着将行人安全送到彼岸,让凤县人彻底告别了“七十二道脚不干”的痛苦。
于是我想,那些在无桥年代,涉水而罹难的人们,他们的亡魂看到今天星罗棋布的桥,也就瞑目慰藉,不再天阴雨淋啾啾喊冤了,因为亏欠他们的桥已经超乎他们想象的雄跨两岸,他们的子孙后代再不重衍悲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