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巨变
□ 邹长森
1990 年7 月,正是草木葱茏的季节,我搭乘银母寺铅锌矿的便车来到了距凤县县城69.5 公里的坪坎乡政府工作。几排青砖瓦房,一个刚刚完工的水泥院子,就是乡政府的办公地。
我的第一个工作是管政府灶,负责买菜和记账。一次,为了给大家改善一下伙食,我到龙口去买大肉。当时唯一的一趟班车因7 月的一场暴雨冲坏了公路而停开。我只好搭便车出去,买好了肉,便车却有事不能回去了。没办法,只好在龙口住了一夜。第二天才想办法回到了乡政府,买的大肉都因天热而有了味;还有一次,一位同学到这里来看我,搭车到核桃坝后因没有车进来,他便一直从核桃坝走到乡政府,整整花了2 个多小时, 我终于体验到了这里偏僻、交通不便的滋味。
不仅如此,当时看电视是靠架在山上的差转台传输信号,因山大沟深林密,天气一变,信号便若有若无,电视图像隐没在了“雪花”中,而噪音却大的出奇,嗡嗡一片,根本无法观看;那时电话很少,如果有急事,就要跑到距乡政府6 公里远的银母寺铅锌矿去打电话....... 每一个人都在想:什么时候才能改变这样的生活啊!
1995 年,我离开了坪坎。一晃13 年过去了,如今的坪坎,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矮小、土气的乡政府老院子不见了,一座漂亮的办公大楼矗立起来,房子里窗明几净,院里假山池沼、绿树芳草将镇政府装点的生机盎然,一派园林景象;交通早已不是难事,每天都有不同时段的班车出出进进,再也不用为乘车而发愁了;看电视,更不用说,有线电视网已在这里“安营扎寨”,图像清晰,声音悦耳,遥远的山乡到处散播着欢声笑语;打电话,更不用跑路了,电话安在家中,手机拿在手中,随时可与外界联系,世界仿佛缩小了;乡卫生院、坪坎中心校早已褪去了破败的容颜,高高的大楼绽放出靓丽青春的风采;一条笔直的坪坎大道,已取代了过去窄小的街道,原来居住在碾子坝丹桂沟老林子里的人通过“三告别”工程搬迁到这里,脱离了穷乡僻壤的苦难生活,这是他们做梦也不曾想到的事情;四方金矿也应运而生,落户坪坎孔棺村,给这里带来了生机和繁荣;发展木耳、花椒、开采铅锌矿使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有了钱的人们争着盖新房,到县城安家落户早已不是一家两家的新鲜事;有的村民还用上了干净、卫生、环保、节能的沼气,那条从核桃坝到坪坎的高低不平的土路,正在硬化,不久的将来,这里的交通将更加便捷......
“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更比前浪强”。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经济繁荣了,人民富裕了,广大人民享受着社会发展的成果,眼更明了,心更亮了,邻里关系更加和谐了,新农村建设、致富奔小康的脚步迈得更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