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地 放 歌
——为七彩凤县改革开放30年而作
□张革风
陕西歌词老手党永庵所作《凤县主题歌》道:
凤县是一首唱歌的凤凰,
春风里拍打着神奇的翅膀。
呼唤巍峨的秦岭,
呼唤碧绿的嘉陵江。
古栈道写满往昔的气概,
紫柏山捧出崭新的画廊。
一条条小溪奔向大海,
为盛世中国献上壮丽的诗行。
啊,水韵江南,七彩凤县,
你正在迎风高翔!
陕南秦岭腹地这块史前就有先民生息的土地,就象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目睹了这里数千年的兴盛与衰落,铭记着这里的新生与崛起!
在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画卷中,记录着这个古凤州之地曾经的神奇:她因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凤凰的美丽传说而得名;又因扼秦、蜀、陇之“咽喉”,而成为有名的古战场。
周兴之时,秦相范睢便大规模组织修建经由此地的古栈道;楚汉相争,刘邦曾由此出奇兵于陈仓,演绎出一段名垂千古的战争传奇;三国交战,诸葛武候曾由这里统兵伐魏;
这里又有工农红军留下的足迹,贺龙、徐海东、王震、习仲勋等革命前辈都曾在这里撒播过红色的火种;抗日战争,今日的凤县县城又曾是世人注目的抗战重镇和“工合”的天堂。
然而,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陡峭的大山险峰之中和这蜿蜒曲折的栈道旁的人们,却过多地经历着艰苦的自然环境和频繁的天灾人祸的折磨,世世代代在艰难困苦中跋涉。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中国又一次解放的号角。
改革开放的浓浓春潮越过秦岭,荡涤着“极左”的障碍,率先在农村破冰。由讨论“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到推行“生产队实行统一经营,联产到劳,计算报酬”的“承包责任制”,再到公元1981年百年不遇的大洪水的重创,唤起了山地凤县人穷则思变的勇气,山地凤县终于打破了禁锢人们的精神桎梏,迈出了“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步伐,千家万户的农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公元1984年,几位农技人员来到这户高寒山区人家,顶着传统观念的重压,在半亩地里开始了地膜覆盖新技术的试验,当年大获成功,一举打破了凤县粮食亩产长期徘徊在150公斤左右的局面。
凤县的决策着立即出台优惠政策,使被称为“高寒山区温饱工程”的地膜玉米迅速在全县推广,直到如今的“地膜全覆盖”,成为稳定粮食生产的“台柱子”,乃至成为改变凤县经济发展格局的一场革命,每年地膜玉米的产量就超过1978年的全县粮食总产。
农村改革的实践,使人们认识到,贫穷并不是社会主义,发家致富更不是资本主义的道理。使山地人用新的眼光审视和寻求农业发展的途径,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凤县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国南北气候的“界碑之地”凤县,温带与亚热带气候的交融,使其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润,物华天宝。产于这里的“大红袍”凤椒、党参闻名遐尔,又有木耳、香菇、苹果、核桃等土特产品;还有秦艽、杜仲、麝香等数不清的地道中药材和林麝、铃羊等众多珍稀野生动物;广阔的草场,又为发展畜禽产业提供着可靠的保障。
经过反复开展的思想解放大讨论和“农业资源调查”、“百人千户调查”等活动,凤县开始摒弃传统农业的旧模式,以多种经营为突破口,寻求脱贫富民之路。
“求富先求知,致富先治愚”,走科技兴农之路,成为山地凤县人叫得最响的口号和向贫穷宣战的一致行动。形形色色的实用技术培训此起彼伏;一项又一项农业新技术得到推广。
这一方山地,又由于复杂的地质构造活动,富集了金、银、铅、锌及大理石、磷灰石、水泥石灰石、纳长石等多种宝藏,使之成为“中国四大有色金属基地”之一,为山地凤县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凤县的决策者,抓住改革开放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扬起了矿业开发的风帆。一时间,以铅锌开发为主的县、乡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使凤县经济实现了GDP由千万元到亿元的跨越。
公元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南巡,又一次为改革开放发出提速的信号。使凤县工业及各个领域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提出“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都可以大胆利用”的号召后,凤县这只“南凤”更加舒展翅膀,一个以企业“双放”为实破口的企业改革、改制热潮迅速掀起:个体经营者租赁国有企业,在秦岭深处演绎出 “蛇”吞“象”的故事;对停产“国营”企业实行改制、租赁使其起死回生;“明星企业”改制后大放异彩,各项经营指标在全省同行业名列前茅……
山地凤县就是这样不仅求得改革开放的新突破、多种经济成份和县乡工业的新发展,而且以一支又一支“国家队”、“省级队”和“市级队”在凤县的落地生根;民营、非公经济从无到有,异军突起,迎接着新世纪的曙光。1988年-2004年,凤县又实现了GDP由亿元到十亿元的跨越。从1988年的1.14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1.855亿元,增长9.4倍,平均增长15.8%。
2005年5月,凤县又以更大的改革步伐和优惠政策,吸引东岭集团进入凤县,对原县属锌品厂进行重组、扩建,使其成为当时西部地区最大的锌冶炼企业,使凤县矿产开发的链条进一步延长,工业实力迅速壮大。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行“一矿一企”和对企业进行升级改造等举措,使凤县结构日趋科学化、规模化,使凤县逐步形成了如今的铅锌、黄金、建材、植化、水电五大产业集群,实现了资产优势向经济强势的转变,使凤县进入国家吨金县和铅锌产业大县的行列。全县工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600多万元,增长到2007年的50.8亿元,是1978年的144.2倍,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由1978年的20%提高到2007年的近80%,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78年的26.6%提高到2007年的71.9%,年均增加1.56个百分点。其中非公经济占据着大半壁江山。全县私营企业达359户,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7%,全县财税收入连连翻番,由1978年的435.6万元猛增到2007年的4.29亿元。
日渐雄厚的工业经济为凤县实施“以工哺农”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被誉为“椒中之王”的“大红袍凤椒”,在各种奖扶政策和全县人民持续不断的努力下,已不再“藏于深闺”,由过去的房前屋后零星栽植、提篮小卖的“调味品”,一跃成为凤县的特色主导产业,先后获得了国家原产地域保护、陕西名牌产品称号和绿色食品认证,使凤县获得了 “中国花椒之乡”的金字招牌。
素有“药材宝库”的凤县,还先后被列为国家级秦艽规范化种植基地和省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并吸引西安步长、正大医药集团等纷纷与凤县携手,实行规范化种植;推行“企业+科研+基地”模式等一系列中药现代科技行动计划,努力打造“秦岭药谷”,成为凤县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特色产业。
凤县的苹果、无公害蔬菜基地以及畜牧、特种养殖等产业也长足发展,逐步在全县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农业特色产业逐渐成为农民的“钱袋子”。
近年来,凤县又积极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耿业技术学院等联姻,并吸引省内最大的生猪养殖和肉类加工企业---本乡集团及外地客商落足凤县,。使特色富民的路子越走越宽,并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及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农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不足70元增加到2007年的2850元,其中,特色产业的比重超过70%以上。2008年上半年,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79.7%,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仅仅三年,全县GDP就实现了第三次跨越。
凤县县委、县政府还带领全县人民发扬“三苦”精神,一届接着一届干,持续完成了多期“长治”、“天保”、“退耕还林”等工程,开展了“创卫”、“创文”“创园”、“创绿”等活动,使凤县山河面貌、生态环境显著改观。
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凤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路,在全市县区中率先取消了被农民称为“皇粮国税”的农林特产税、农业税,实现了农民“零”负担;在计生户中,率先推行了一个又一个优惠政策;主动启动了“新农合”,相继实施了移民搬迁,告城窑洞、告别茅草房、告别单家独户的“三告别”扶贫安居工程,和对全县痴、呆、傻、残进行集中生活管理,集中康复冶疗和集中生产劳动的“三集中”阳光温暖工程等一系列惠民工程。
2007年至2008年,凤县又先后全面启动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数千年来农民传统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重大转变;在没有争取到省上补贴的情况下,主动启动了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项目;不断探索和推行为椒农的投保等惠民举措。让人民群众更大限度地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经济的腾飞,大大带动了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程,使凤县这块古老的土地更加生机勃勃,更加靓丽多姿。
改革开放30年,是一棵繁茂而富有活力的大树,她的枝头挂满着阳光与雨露、心血与汗水沐浴浇灌的硕果!
改革开放30年,是一首悠扬奋进的歌,她让我们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折。
改革开放30年,是一本真实而生动的大书,她记录着古凤州之地从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转折历史,记录着山地凤县人奋斗的艰辛与荣耀!
改革开放30年,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她虽然经历曲折,却让人们一步步走出贫困,直达幸福小康的彼岸!
今天,面对机遇与挑战同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凤县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正在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坚持聚焦重点不动摇,积极调整思路,创新工作举措,以“跳起来摘桃子”的魄力定目标、谋发展;坚持“工业强县、花椒富民、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在继续突出大企业、大集团带动战略,加快工业强县步伐,优化提升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同时,大做山水文章,加大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力度,挖掘凤县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精心包装旅游项目,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大力拓展旅游市场,着力打造“七彩凤县、水韵江南”金名片,使凤县的山更绿、水更清,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
富有进取精神的11万凤县人民,将继续乘着时代的劲风,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旗帜下,朝着新的、更高的目标前进,不断谱写新篇章,创造新传奇。
朋友们,让我们高举庆功的酒杯,昂扬进取的精神继续高歌前进吧———
凤县是一只吉祥的凤凰,
朝霞里拍打矫健的翅膀。
热恋着苍翠的秦岭,
呼唤奔腾的嘉陵江。
群山中响起矿工的号子,
小河边走来采椒的姑娘。
古凤州跨进壮丽的时代,
家乡的明天更加幸福安康。
啊,水韵江南,七彩凤县,
祝你永远展翅高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