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白蟒寺 □ 提秀莲
白蟒,白蟒寺,一个用白蟒命名的山寺,早就想去参拜它,可每每想到那长长的圆溜溜的,弯曲成S形状,吐着长长的红信子的白蟒子孙着实会吓软我的双腿,参拜的念头便一再搁浅。但又欲罢不能,老是忍不住在心里自问,那让人一想都会头皮发麻的白蟒究竟有什么样的传奇故事,能让一个村以它命名,又有怎样的认同魔力,让当地山民自发地你一块砖我一叶瓦的修建寺庙,将它当供奉到庙堂,生生地把一个生僻角落的小山包变成善男信女的朝拜之地,且永不漫漶呢?自我设问久了,那座山诗也就在心头自行搭建起来,念它、寻它、访它就成了心里的焦渴。
一出县城,便是翠绿。眼前闪过那些槐树、杨树、榆树、柳树、黄栌或者都不是,似乎它们有意将所有的叶子都洗得一尘不染,让你说出——人类太多的欲望,真真愧对青山绿水,山花鸟鸣。
到达白蟒寺村村委会的时候,阳光正热烈而蓬勃着。我们与村干部简单交谈后,就焦渴地让村干部给我们讲一讲山寺来由。村干部说:很早以前,掌管天河的金甲神韦陀菩萨身披甲胃,肩挂飞带,手持金刚杆云游此地,见该地时逢大旱,他不忍黎明百姓遭遇旱灾而饱受饥荒之苦,便乘坐白蟒普降甘露,大旱立刻得到解除。老百姓为纪念金甲神和白蟒,就修建了这座白蟒庙,并塑金甲神韦陀菩萨和他的坐骑白蟒像供奉起来,让他们享受人间香火,护佑年年五谷丰登,白蟒寺村名也因此而来。
白蟒寺坐落在村子东南角一处小山上很不起眼。要不是山寺管理员用手指着方位告诉我们,我们很难发现它。跟着山寺管理员,过坎跨沟,顺着狭窄蜿蜒的山径向着山寺攀登,山风夹着草木的清香时隐时现与我们同行,让上午的时光有了诗意的旷美,心中那句“山篱瓦屋趁溪斜,夏至山村处处绿”的诗句便雕镂人心,这大概就是将生命从水泥丛林中释放出来而孕生的田园情绪吧。
当管理员用钥匙打开白蟒寺大门时,木门的“吱呀”声,像是吟诵老去的时光。我们一一走进寺内,只见供奉玉皇大帝、观音、金甲神与白蟒的寺殿和寺门厅呈四合院摆布,只是供奉玉皇大帝的凌霄殿处在最高处,需登十几个台阶才能入殿参拜。细观爬满“老年斑”的石阶,像是满怀陡峭之情挑战我们的勇气,拾级很陡的台阶,觉得就是攀登俗界抵达仙界的阶梯。玉皇大殿诸神静默无语。殿角左侧几株牡丹与几丛玫瑰相依而娇,粉饰着寺内的安静。我轻触玫瑰花朵,缕缕清香沁人,却不见一只蜂儿蝶儿鸣舞,可能它们都去忙寺外的俗事了,唯有这牡丹拥着玫瑰在相守着神灵净地。灵霄殿左侧悬挂一口生铁浇铸的大钟,大钟上刻满我们无法读懂的文字,这让树木掩荫的寺院多了几分晨钟暮鼓的诡秘。而院内和门檐下的地面缝隙中长满绿草,因平时很少有人来此干扰清静,绿草们就可天天席地参佛,并与晨光、夕阳构划天地的寥落。我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进入白蟒寺大殿环视,看到金甲神韦陀菩萨塑像坐在一条白蟒塑像之上,目光是那么平静,神采是那么温和。两边的厅柱子也分别盘缠着两条白蟒,且塑像前的插香炉里插满了香,浓浓的香灰味让你立即就能感受,神已经给你照上了护佑的光,下了山寺你就可微笑世间,福安一生了。
拜过诸神,在下山路上我暗想,北宋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让岳阳楼闻名遐迩,以致于游人繁密的脚印印满楼阁的角角落落,让人自觉不觉想与它疏离。唐代张继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让中国的学子,甚至外国学子人人心中有了一座寒山寺,于是寒山寺成了游客集聚地,再也找不到能与之对眠的渔火了,这大概就应了风景绝佳处都不宜安家的常理。我想人来这里参拜,只是想借助神的力量将生活道路铺展得广阔些,让人生的步履更加自由放达些。故而,这里是不需要芸芸众生闹出太大的声响的,就让它的清静,幽静,宁静来夺人心魄吧。如果有谁了却了凡念俗世,在这儿完全可以“以牡丹为妻,以山雀为子”来休养生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