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想在“北、上、广”的都市里打捞爱情;有人想在“高、富、帅”的人群里求得爱情。张京华,这个从小生活在县城里的女子,却偏偏要嫁到距县城约 100公里,且信息闭塞、交通落后的山沟沟里,嫁给了一贫如洗的贫困户王忠华。
王忠华与张京华夫妇的家在凤县坪坎镇坪坎村一个月牙型的山弯里,草木葱郁的山弯恰似天然的绿色屏障护卫着他们家几块高低不太规则、分别栽着花椒和白皮松的林田和小院。院前一侧架着几箱土蜂,一侧堆着柴,几只鸡在院子里或刨食或卧在蜂箱下的草屑上假眯。
我是陪同同事去看望他包扶的贫困户时认识张京华的。她中等个儿, 40多岁,微胖,一双智慧的大眼睛闪着灵光, 2015年嫁到这里的。如今她家在包扶干部的帮扶下,已走上了产业致富的道路, 2016年度还获得了脱贫致富标兵荣誉称号。那天,在她领着我们参观她家的绿色养殖场时得知她的情况,想到现在青春女孩和优秀女性大都嫁往城里,有些偏远镇一个村“光棍”就有 50人的现状下,她却嫁到了这里,我便拉着她的手说:“第一次走进王忠华家的感觉怎样?你家脱贫的故事很有趣味吧,我很想听听呢!”她微笑着对我说:“我是咱们县原酱货厂的下岗职工,2014年经人介绍认识忠华,交往一段时间后觉得他人好,就想嫁过来帮帮他。可第一次走进这里,看到他家熏得黑漆漆的土房和三个残疾老人,当时真有点承受不了。但又想,既然是来帮他的,就不能被现状吓回去。”听着张京华隐忍、执着且乡土味十足的话语,我不由得吟出一句诗:“嫁接在日子的苦藤上∕你就得忍∕既要,忍住十年九旱∕又要,习惯于寒霜雨雪的洗劫。”
聊了一会,京华告诉我,她的第一个脱贫梦是从一条小溪开始的。一日,她看着叮叮咚咚终日流淌的小溪,一个养鱼致富的念头跳了出来,便跟忠华说了这个想法,忠华立刻赞同,于是他们便以小溪为中线开挖了一个池塘,且在池塘南北两端各开留了一个小口子,让流动的小溪自动给池塘换水。为减少饲养成本,又开垦了小溪旁边的荒草滩,种植了鱼爱吃的苜蓿。听她这一讲,我笑着对王忠华说:“你真是时来运转啊,不但娶回了贤惠的老婆甩掉了‘光棍’的称号,而且娶的还是致富能手,想必你晚上做梦都会笑醒吧。”王忠华脸一红,用手挠了挠头,哈哈地笑起来,并抢先对我说:“自你们包扶我家后,石局长他一次次上门动员我们发展养殖业,并给积极协调资金,很是让我们感动。可养什么?如何养?一直让我们发愁。一天京华站在院子里环视周围后突然对我说,想拉网利用月牙形的山弯和山弯里的林田建起一个天然养鸡场,并在台地下面建鸡舍。白天将鸡放养到林地里,晚上再将鸡圈进鸡舍,这样既可以让鸡帮我们给树木除草捉虫施肥,还可以减少喂养成本。听她这么一说,我觉得非常可行,因此按照京华的主意,在石局长和镇村干部的大力帮助下,我们家很快建起了这个养鸡场,并买了 2000只鸡苗,现在成活率达到了 99%,等今年 9月份出了栏,我们就可以有一笔可观的收入,再加上县上给的养殖补贴,到时我们也可以对外宣称自己是小老板了。”听着他的讲述,我觉得他的话语里裹着信心与希望,很轻易便触摸到了一份生活深处的温暖。我说:“忠华,你们现在幸福得像花儿一样。”
张京华,一个在城市里长大却嫁到贫困户家里的女性,将自己的金点子与党的扶贫政策近乎完美地结合起来,一步步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露出生活所隐藏的美。
我想,那些正在背离贫困家乡的人,如果听了张京华的脱贫致富故事,会不会返乡为家乡实现小康做点贡献?不管怎样,我却愿意站在这里,像花儿一样美丽,像瓜果一样甜香。
|